Web3支付:欢乐豆的把戏与范式革命的征途

Web3支付领域热度飙升,传统金融巨头与加密货币公司纷纷布局,稳定币USDT在部分发展中国家甚至超越了本国法币。然而,Web3支付的概念涵盖范围广泛,需区分基于传统金融系统演化而来的FinTech模式和基于分布式账本技术(DLT)的支付系统。

基于金融科技的Web3支付,本质上是在现有支付体系中加入了稳定币等加密货币,其核心依然是传统支付流程,只是增加了USDT等稳定币作为支付选项。这类应用的技术难度不高,类似于在现有系统中增加Q币、欢乐豆等虚拟货币,其价值主要体现在USDT等稳定币的影子美元属性。

而基于DLT的Web3支付,则利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了更便捷的转账,但目前仍面临高频支付的挑战。这条道路是经济学思想和多年加密实验的成果,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传统金融科技体系下的Web3支付,大多是传统支付公司在原有系统上嫁接加密货币功能,技术难度相当于增加一种新的虚拟货币支付渠道,并未改变传统支付流程的复杂冗长,成本也相对较高。加密货币巨头则通过发行联名银行卡等方式,试图打通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系统的通道,但其运营成本较高,也面临合规性挑战。

区块链支付方面,联盟链和CBDC往往与中心化系统结合,虽然利用了DLT技术,但本质上依然是封闭系统,主要是在传统金融体系内进行局部优化。真正的Web3支付应构建在公链上。Solana提出的PayFi概念,旨在围绕货币时间价值构建新的金融原语,但目前大多数公链的PayFi方案,依然依赖于传统支付体系,只是将区块链作为记账工具。

比特币闪电网络通过链下支付通道,在不改变底层机制的情况下实现了高频支付,但多跳路由等技术方案仍存在局限性。

从贝壳到数字货币,货币的演进展现了其作为价值记账单位的演变,并最终可能走向无需货币的中介的阶段。区块链技术,特别是比特币和以太坊的出现,为直接进行商品和服务交换提供了可能性,跳过了货币这个中介。这种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其根本理念源于加密无政府主义思想,追求自由意志和权力下放,这与当前Web3支付领域中追逐稳定币和合规性的趋势形成了鲜明对比。

真正的Web3支付范式革命,并非对现有系统的改良,而是对金融体系的全新构建。这条道路充满挑战,但也蕴含着巨大的机会。未来,我们将探索基于对区块链的深刻理解,构建全新的支付范式,并在嵌入式金融和开放银行等趋势下,开创新的金融世界。

Web3支付:欢乐豆的把戏与范式革命的征途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