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捡钱”不易:乐观预期下的风险与策略
并非全是“捡钱”机会:反思当下债市的乐观预期
上周,债券市场用实际行动再次给那些期待“闭眼赚钱”的投资者泼了一盆冷水。利率上行,市场震荡,抄底的声音还在,但现实却略显残酷。
收益率走高是诱惑,也是陷阱
没错,收益率升高意味着更好的“票息”,对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者来说,这确实是诱人的。就像华西证券研报里提到的,不少政策性银行金融债的收益率已经爬升到高位,比如某些5年期的农发债、口行债,收益率也超过了1.82%。但问题在于,收益率的升高,真的是因为“机会来了”吗?
更可能的原因是,市场对未来经济走势和货币政策的预期并不明朗。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资金,DR007利率波动,这些都暗示着资金面并非想象中那么宽松。收益率的上升,很可能是在反映市场对未来资金面紧张的担忧。简单把收益率走高看作是捡钱机会,未免过于乐观。
纯债基金的困境:真的是“躺赢”吗?
上周,中长期纯债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是负的(Wind数据),这无疑是对“纯债基金稳赚不赔”这一固有印象的直接挑战。要知道,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纯债基金都被认为是低风险的投资选择,是投资者“躺赢”的工具。但现实却是,在市场调整的大背景下,纯债基金也难以幸免。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纯债基金的收益来源相对单一,主要依赖于债券的票息和资本利得。在利率上行的大环境下,债券价格下跌,资本利得自然受损。而如果资金面紧张,债券的流动性也会受到影响,基金经理的操作空间也会受到限制。因此,指望纯债基金在任何时候都能“躺赢”,显然是不现实的。
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积极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赤字率的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发行,以及适时降准降息的预期,都指向一个方向:政府正在努力刺激经济增长。
但问题在于,这些政策能否真正落地,以及落地的效果如何,都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比如,超长期特别国债的发行,可能会对市场资金面造成一定的压力。降准降息的预期,也并非没有风险。一旦降息幅度不及预期,或者降息时点延后,市场可能会出现剧烈波动。
更重要的是,积极财政和宽松货币政策,可能会带来通胀的风险。如果通胀预期抬头,债券收益率可能会进一步上行,给债市带来更大的压力。
策略建议: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盲目乐观是不可取的。诺安基金建议控制债券仓位和久期,保持资产的流动性,这是非常中肯的建议。
具体来说,这意味着投资者应该降低对单一债券品种的依赖,分散投资于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债券。同时,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根据资金面和政策面的变化,及时调整投资组合。更重要的是,要保持一定的流动性,以便在市场出现机会时能够及时介入,在市场出现风险时能够及时撤离。
一句话,不要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