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城科技机构调研藏隐忧:增收不增利,多元化扩张风险几何?

珠城科技机构调研藏隐忧:增收不增利,多元化扩张风险几何?

這份珠城科技的機構調研記錄,信息量不小,但看完之後,總覺得有些地方值得細細咂摸。

營收增長的背後:利潤率隱憂

首先,2025年一季度營收增長24.51%,看似亮眼,但歸母淨利潤只增長了12.49%。這說明什麼?營收是上去了,但賺錢能力卻在下降。毛利率24.45%也佐證了這個判斷。 到底是銷售成本增加了,還是產品結構發生了變化?需要更深入的分析。

成本控制與產品組合

如果成本控制沒有做好,那麼接下來的幾個月,珠城科技的日子可能不會太好過。另外,如果毛利率下降是因為低毛利產品銷售佔比增加,那麼這是否意味著公司在市場策略上做出了調整? 這種調整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 主動調整可能是為了擴大市場份額,但被動調整則可能意味著公司在高毛利產品領域遇到了競爭壓力。

汽車連接器:拐點將至?還是長路漫漫?

珠城科技在汽車連接器領域佈局多年,這點值得肯定。 但是,從答覆來看,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和部分車廠。

供應鏈地位與議價能力

進入供應鏈是一回事,在供應鏈中佔據什麼樣的位置又是另一回事。如果只是二級甚至三級供應商,那麼議價能力就會大打折扣。 珠城科技提到要突破“認證壁壘、技術壁壘、管理壁壘”,這說明他們在這個領域還面臨不少挑戰。 尤其是技術壁壘,汽車連接器對可靠性和穩定性要求極高,如果技術不過硬,很難獲得主流車廠的認可。

“引入新業務團隊”的真正含義

“引入新業務團隊加快渠道資源、銷售網絡的協同整合”,這句話背後可能隱藏著更深層次的問題。 是不是原來的團隊不給力? 新團隊又能否順利融入?這些都是未知數。

收購德維嘉:是強強聯合,還是盲目擴張?

收購無錫德維嘉,這步棋看起來不錯,可以補強公司在高頻高速連接器方面的能力。 但是,企業併購整合的難度非常大,尤其是不同文化背景的公司。

20%股權:是戰略投資,還是試探?

目前只持有德維嘉20%的股權,未來不排除增加股份比例的可能性。 這個說法很含糊,充滿了不確定性。 是資金不足? 還是對德維嘉的整合前景沒有十足把握? 或者,這只是一種常見的商業策略,先小步試探,再決定是否All in?

對賭協議與業績承諾

如果後續要繼續收購股份,那麼一定要關注對賭協議和業績承諾。 如果德維嘉的業績不及預期,那麼這次收購很可能會變成一個沉重的包袱。

機器人領域:雷聲大,雨點小?

進軍機器人領域,這是一個很有潛力的方向。 但是,從目前的信息來看,珠城科技在這個領域的進展似乎比較緩慢。

優必選與庫卡:示範效應與實際貢獻

與優必選的合作還處於研發階段,尚未形成實際銷售; 取得庫卡機器人的供應商代碼,也只是小批量供貨。 這說明珠城科技在機器人領域的客戶拓展還處於初期階段。 當然,與行業龍頭企業建立合作關係,具有一定的示範效應,有助於公司拓展其他客戶。 但是,最終還是要看實際的銷售數據。

佛山珠城智聯:是戰略支點,還是資源分散?

成立佛山珠城智聯科技有限公司,專注於工業機器人連接器業務,這體現了珠城科技的戰略決心。 但是,在佛山設立子公司,是否會導致資源分散? 畢竟,珠城科技的 основная база 還是在其他地方。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