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版 Solana”?Eclipse 真相:一场韭菜收割机的狂欢!

Eclipse:披着以太坊外衣的 Solana?一场精心包装的 Layer2 狂想

喧嚣背后的真实:一场社区 AMA 的营销盛宴

最近,号称“以太坊上的 Solana”的 Eclipse 链,在 Discord 社区搞了场 AMA,据说吸引了超过 1000 人参与。会上透露了 TGE 代币的 Ticker 为 $ES,这预示着 Eclipse 的 TGE 也许快要来了。但说实话,这种阵仗,更像是项目方精心策划的一场营销秀。

别被 “1000+ 人参与” 这种数字迷惑。现在哪个区块链项目没几个机器人账号撑场面?AMA 这种形式,无非就是项目方提前准备好答案,然后找几个 KOL 提问,营造一种社区积极参与的假象。至于真正有多少人认真听了,又有多少人真正在乎 Eclipse 到底在做什么,恐怕只有天知道。

更让我觉得反感的是,这种宣传方式总是喜欢把 Eclipse 描绘成 Layer2 领域的救世主,仿佛它能同时拥有以太坊的安全性和 Solana 的速度,解决区块链世界的所有难题。但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这种夸大宣传,只会让人觉得 Eclipse 更像是一个急于割韭菜的项目。

Eclipse 究竟是什么?新瓶装旧酒的 GSVM 概念

Eclipse 声称是一个由 Eclipse Labs 开发的区块链平台,运行在以太坊的第 2 层,是第一个在以太坊 L2 允许的 SVM 链。它的目标是结合 Solana 的快速执行能力和以太坊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为开发者提供一个高效、稳健的环境来构建去中心化应用。说白了,就是想把 Solana 的技术嫁接到以太坊上,试图两头通吃。

豪华团队与高额融资:泡沫之上的空中楼阁?

Eclipse 的团队阵容确实豪华,Vijay Chetty 之前在 Uniswap 和 dYdX 担任业务开发主管,还曾在贝莱德和瑞波工作过。首席技术代表 Ben Livshits 也是资历深厚,曾担任 zkSync 研究副总裁、浏览器 Brave 的首席科学家,还曾在微软研究院担任研究科学家,同时也是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副教授。这履历,闪瞎眼。

再看看融资,Eclipse 也是不差钱。最新一轮 A 轮融资以 10 亿美元估值融得 5000 万美元,由 HackVC、PolyChain 等知名 VC 领投,OKX Ventures、Bankless Ventures、Delphi Digital 等跟投。这阵容,堪称梦幻。

但是,豪华的团队和高额的融资,并不能保证项目成功。区块链行业里,多少明星团队最终折戟沉沙?多少高估值的项目最终归零?团队再牛,也需要有实际的技术落地;融资再多,也需要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如果 Eclipse 只是靠着明星团队和 VC 的背书来炒作概念,那它终将成为一个泡沫。

吉祥物“Turbo the Cow”:技术创新的遮羞布?

Eclipse 相当有辨识度的吉祥物是“Turbo the Cow”,据说灵感来源于 Eclipse 的強力排序器“beefy sequencer”模型。

“以太坊版 Solana”?Eclipse 真相:一场韭菜收割机的狂欢!

说实话,我看到这个吉祥物就觉得尴尬。一个区块链项目,不好好搞技术,却在吉祥物上下功夫,这难道不是本末倒置吗?“Turbo the Cow” 看起来很可爱,但它并不能解决 Eclipse 面临的任何技术难题。它更像是一个营销噱头,用来吸引眼球,掩盖 Eclipse 在技术上的不足。

主网上线数据:令人咋舌的数字游戏

官方宣称,自去年 11 月份上线主网以来,Eclipse 平台已生成 930 ETH 的费用,拥有超过 467,000 名 Discord 成员,并有超过 1 百万钱包参与,累计处理超过 170 亿次交易。Eclipse 每天处理超过 2.5 亿次交易,而在 DEX 上的交易量已经超过 9.11 亿美元,每日交易次数在 1.2 亿至 2.4 亿次之间波动。

这些数字看起来非常惊人,但我们真的应该相信吗?在一个机器人横行的行业里,任何数据都可以被操纵。有多少 Discord 成员是真实用户?有多少交易是真实交易?有多少钱包是真实钱包?这些问题,我们都不得而知。

更重要的是,即使这些数据都是真实的,它们又能说明什么呢?高交易量并不意味着高价值。如果 Eclipse 上的交易都是一些毫无意义的刷量行为,那这些数据再漂亮,也毫无意义。

以太坊上的 Solana?GSVM 的乌托邦理想与现实困境

对于一个既想要以太坊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又想要 Solana 的高速处理,Eclipse 是如何做到的呢? 这就不得不提到官方提出的 GSVM「GigaScale 虚拟机」的概念。

GSVM:空中楼阁般的“GigaScale 虚拟机”

Eclipse 为了实现 “以太坊上的 Solana” 这种看似不可能的目标,提出了一个叫做 GSVM(GigaScale 虚拟机) 的概念。 听起来很唬人,但实际上呢?

“以太坊版 Solana”?Eclipse 真相:一场韭菜收割机的狂欢!

GSVM 本质上是一种试图通过软硬件协同设计和跨层优化,来模拟 Solana 的 “Sealevel 并行运行时” 的方案。 它的目标是让 Eclipse 在以太坊 L2 上实现 Solana 那样的高吞吐量和低延迟。

但是,这个目标真的能实现吗? 我对此表示怀疑。

技术创新还是概念炒作?GSVM 的四大“创新”剖析

官方将 GSVM 归纳为四个大的创新点:“软硬件协同设计”、“动态扩展与热点隔离”、“跨层优化”、“计算抽象与并行化”。

听起来好像很厉害,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这些所谓的创新,要么是老生常谈,要么是空中楼阁。

  • 软硬件协同设计: 这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计算机领域。Eclipse 只是把这个概念搬到了区块链上,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创新。

  • 动态扩展与热点隔离: 听起来好像可以解决区块链的拥堵问题,但实际上呢? 在高并发的情况下,任何系统都会遇到瓶颈。 Eclipse 的动态扩展能力是否真的能应对大规模的流量冲击? 恐怕只有在实际应用中才能验证。 至于热点隔离,更是有可能导致网络的分裂和审查。

  • 跨层优化: 这听起来更像是一个美好的愿景。 在以太坊 L2 上进行跨层优化,涉及到多个不同的协议和技术栈。 Eclipse 如何保证不同层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 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 计算抽象与并行化: 这确实是一个有潜力的方向。 通过将计算任务抽象化并进行并行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系统的性能。 但是,如何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实现高效的并行计算,仍然是一个难题。

总而言之,GSVM 的这四大 “创新”, 更多的是停留在概念层面, 缺乏实际的技术支撑。

看似美好的蓝图:效率与安全的伪命题

Eclipse 试图通过 GSVM 来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兼顾。 但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在区块链领域,效率和安全往往是不可兼得的。 为了提高效率,往往需要牺牲一定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安全,往往需要降低效率。

Eclipse 试图通过 GSVM 来打破这个魔咒, 但我认为这不太可能。

GSVM 的设计过于复杂,引入了太多的技术组件。 这不仅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也增加了系统的攻击面。

如果 Eclipse 真的能实现效率与安全的兼顾,那它将是区块链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 但我认为,这更像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理想, 很难在现实中实现。

Eclipse 生态项目:一场资本驱动的圈地运动

截至目前,Eclipse 生态系统已吸引了 60 多个 dApps 和服务提供商,涵盖 DeFi、游戏和消费者应用等领域。 乍一看,生态繁荣,欣欣向荣。 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更像是一场资本驱动的圈地运动。

NFT 生态:炒作与泡沫齐飞

  • After School Club

    Eclipse 的官方 OG Genesis 系列 “After School Club”,共 10, 000 个,当前地板价为 0.49 ETH。

    “以太坊版 Solana”?Eclipse 真相:一场韭菜收割机的狂欢!

    官方 AMA 透露会有一定的空投比例,但具体未可知。 这摆明了就是饥饿营销, 吸引韭菜进场。 当前地板价已经过高, 风险巨大, 盲目跟风只会成为接盘侠。

  • Scope

    Scope 是 Eclipse 的 NFT 发射台与二级市场交易平台。 具有相当的官方背景, 官方 NFT ASC 就在该平台上发行。 这又是一个典型的 “自己人” 模式, 项目方自己发行 NFT, 自己搭建平台, 左手倒右手, 营造虚假繁荣。

  • Minty.Market

    由 HorseLabs 发行的无许可 NFT 平台于 3 月 28 日刚刚正式上线,该团队同时制作了 NFT 以及 Meme 的发射平台。 无许可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呢? 很容易沦为垃圾项目和空气币的温床。

总而言之,Eclipse 的 NFT 生态, 充斥着炒作和泡沫。 缺乏实际价值, 更多的是资本的游戏。

GameFi 生态:换汤不换药的 Ponzi 游戏

  • Send Arcade

    SendArcade 是一个创新的区块链游戏平台,运行在 Solana 区块链和 Eclipse 主网上,由 Send 推出。 熟悉 Solana 生态的玩家都知道,Send 是 Solana 在推行 AI 时的重要中转站。 这又是一个蹭热点的项目。

  • Turbo Tap

    TurboTap 是 Eclipse 官方的一个养牛游戏,也就是养上文提到的吉祥物 “Turbo Cow”。

    “以太坊版 Solana”?Eclipse 真相:一场韭菜收割机的狂欢!

    玩法简单来说就是养牛,只需要钱包或者协议有钱,就可以直接被动获得草 “类似于 Sonic 的持有代币获得 PP 积分”,用游戏的方式将 Eclipse 的积分 “空投预期” 换成链的资金存量。 这本质上就是一个资金盘游戏, 靠着新用户的资金来补贴老用户, 最终难逃崩盘的命运。

  • Hedgehog

    Hedegehog 相当于 Eclipse 的 PolyMarket,用户可以在多种预测题目中下注并获得收益。 这种预测市场很容易被操纵, 普通用户很难从中获利。

Eclipse 的 GameFi 生态, 并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 更多的是换汤不换药的 Ponzi 游戏, 风险极高。

DeFi 生态:积分空投的诱惑与陷阱

  • Astrol

    Astrol 是 Eclipse 生态上的原生借贷协议,目前他们正在进行积分活动。 积分活动是 DeFi 项目常用的营销手段, 通过空投预期来吸引用户。 但积分的价值往往难以保证, 最终可能会一文不值。

  • Invariant

    Invariant 是 Eclipse 生态的原生 Dex 协议,在交互时,其中几个流动性池同时还可获得平台积分活动的空投预期。

    “以太坊版 Solana”?Eclipse 真相:一场韭菜收割机的狂欢!

    DEX 的竞争非常激烈, 新的 DEX 很难脱颖而出。 如果没有足够的流动性和用户, Invariant 最终可能会沦为僵尸协议。

  • Umbra

    深度参与生态的 Eclipse 原生 DEX,近期与 Astrol、Nucleus 以及 Eclipse 官方合作,在组 LP 池时同时可以获得以上两个平台的积分以及官方养牛游戏 Turbo Tap 的积分加成。 这种多平台合作, 看起来很美好, 但实际上增加了风险。 任何一个平台出现问题, 都会影响到整个生态。

Eclipse 的 DeFi 生态, 充斥着积分空投的诱惑和陷阱。 用户需要谨慎参与, 避免被割韭菜。

Meme 生态:毫无灵魂的资金盘

  • Fight.Horse

    Fight.Horse 作为 SVM 原生的 Meme 发射器,与上文的 Minty.Market 同属 HorseLab 的产品现在仅在 Eclipse 上部署。

    “以太坊版 Solana”?Eclipse 真相:一场韭菜收割机的狂欢!

    MemeCoin 本身就是一个击鼓传花的游戏, 没有任何实际价值。 Eclipse 的 Meme 生态, 缺乏灵魂, 更多的是资金盘。 参与者需要时刻警惕, 避免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总而言之, Eclipse 的生态项目, 更多的是资本驱动的圈地运动。 缺乏真正的创新和价值, 充满了风险。 投资者需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谨慎参与。

Eclipse 的未来:是技术突破还是资本骗局?

Eclipse 的 “Turbo the Cow” 已经几近出动,TGE 迫在眉睫。 在如此之多的 Layer 2 的市场里, Eclipse 会是像其叙事所说的同时占据以太坊的流动性以及高性能,带来新的区块链应用时代, 亦或者如同大部分 L2 一样走向落寞?

说实话,我对于 Eclipse 的未来并不乐观。

它试图解决的问题, 很多 Layer 2 都在尝试。 它所提出的方案, 并没有什么颠覆性的创新。 它的生态项目, 更多的是炒作和泡沫。

更重要的是, Eclipse 的野心太大, 试图同时兼顾效率和安全。 但在区块链领域, 这往往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

Eclipse 很有可能成为一个资本骗局, 靠着明星团队和 VC 的背书来吸引投资者, 最终却无法实现其宏伟的目标。

当然, 也不能完全排除 Eclipse 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它真的能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解决 Layer 2 的一些关键难题, 那它仍然有机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但无论如何, Eclipse 的未来都充满了不确定性。 投资者需要保持警惕, 不要被其华丽的包装所迷惑, 做出理性的判断。

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当下, 探索和尝试是必要的。 Eclipse 无疑在此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一定能成功。 最终, 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