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宫斗”大戏:Solana生态内战,谁是韭菜收割机?

Solana生態的“宮鬥劇”:Pump.fun與Raydium的恩怨情仇

Solana 生態最近不太平靜。你聽說了嗎?一場堪稱 “宮鬥級別” 的大戲正在上演,主角是曾經的 “最佳拍檔”——Pump.fun 和 Raydium。這兩位,一個是迷因幣(Meme coin)的 “造星工廠”,一個是 Solana 上的老牌 DEX(去中心化交易所),本來合作得挺好,結果現在卻劍拔弩張,直接幹上了。這可不是小打小鬧,背後牽扯的交易量,用 “數億美元” 來形容,都算保守了。

說實話,最初聽到這個消息,我個人是覺得有點 “狗血” 的。畢竟,在幣圈, “合久必分” 的戲碼見得太多了。但是,仔細想想,這件事的爆發,可能並非偶然。這背後,既有利益的糾葛,也有對未來發展方向的 “路線之爭”。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整個 Solana 生態,乃至整個加密貨幣市場,在經歷了狂飆突進之後,所面臨的深刻轉型。這場 “內戰”,絕不僅僅是兩個平台之間的 “意氣之爭”,它很可能預示着 Solana 生態未來發展的新方向。

數據透視:Pump.fun與Raydium的“愛恨情仇”

Pump.fun 和 Raydium 之間的關係,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過去一年,Raydium 靠着 Pump.fun 上那些 “一夜暴富” 的迷因幣,簡直是 “躺着掙錢”。你打開 Raydium 的交易界面,十個幣裡有八個都帶着 Pump.fun 的 “血統”。可以說,Pump.fun 的火爆,直接把 Raydium 送上了 “王座”。

但是,人不能總靠 “外力”。Pump.fun 估計也是這麼想的,所以在今年 3 月初,他們推出了自己的 DEX——PumpSwap。這一下,可算是 “釜底抽薪”,直接斷了 Raydium 的 “財路”。

那麼,Pump.fun 對 Raydium 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 我們不妨用數據說話。

我看到 PANews 深入分析了 Raydium AMM 和 CLMM 池子的數據,涵蓋了約 25 萬個交易對,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在 Raydium 的 AMM 池子中,Pump.fun 生成的代幣占比竟然高達 43.96%!也就是說,在 21.6 萬個 AMM 池子中,有 9.5 萬個池子都包含 Pump.fun 代幣。更誇張的是,這些 Pump.fun 代幣池子的總 TVL(總鎖倉價值)達到了 7.26 億美元,占 AMM 總 TVL 的 50.79%! 就算把 CLMM 池子也算上,Pump.fun 代幣在 Raydium 所有池子中的總體占比仍然高達 43.68%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Pump.fun 幾乎為 Raydium 貢獻了近一半的交易量和收入! PANews 估算,Pump.fun 每年能為 Raydium 帶來數千萬美元的收入。難怪 Pump.fun 宣布推出 PumpSwap 後,RAY 代幣價格在 24 小時內暴跌 15%。市場的反應,已經充分說明了 Pump.fun 對 Raydium 的重要性。

PumpSwap 的推出,對 Raydium 構成了全方位的威脅:

  • 零遷移費用:相比 Raydium 的 6 SOL,這簡直是 “白嫖”。
  • 即時遷移功能:簡化了代幣從發射到交易的過程,讓 “土狗” 們更容易 “跑路”。
  • 改進的流動性和創作者收益分享模型:對代幣創建者更友好,更容易吸引項目方。

這些優勢,無疑會導致大量用戶從 Raydium 遷移到 PumpSwap,進一步加劇 Raydium 的收入損失。

Raydium的反擊:LaunchLab是救命稻草還是飲鴆止渴?

面對 PumpSwap 的 “逼宮”,Raydium 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他們的反擊也很快,3 月中旬就宣布要推出自己的代幣發射平台——LaunchLab,擺明了就是要和 Pump.fun “硬剛”。

說實話,Raydium 這步棋,我個人覺得有點 “亡羊補牢” 的意思。 據說 LaunchLab 實際上已經開發了好幾個月,但之前一直擱置着,可能是不想讓團隊覺得 Raydium 在直接和 Pump.fun 競爭。 現在 PumpSwap 都騎到臉上了,也顧不上那麼多了。

根據 Raydium 官方的說法,LaunchLab 計劃提供多項 “創新” 功能,包括:

  • 線性、指數和對數綁定曲線,可以根據需求調整代幣價格。
  • 允許第三方 UI 設置自己的費用。
  • 支持除 SOL 外的多種報價代幣。
  • 與 Raydium 的流動性提供者鎖定器集成。

這些功能聽起來挺 “高大上” 的,但說白了,就是想為代幣創建者提供更多靈活性和控制權,從而吸引項目方入駐,和 Pump.fun 搶生意。

但是,LaunchLab 真的能挽救 Raydium 嗎? 我對此持懷疑態度。

首先,Pump.fun 已經在迷因幣發射領域建立了強大的品牌認知和用戶基礎。 說白了,大家一想到發 “土狗”,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Pump.fun。

其次,PumpSwap 的零遷移費用和即時遷移功能,已經為用戶提供了顯著的成本和便利性優勢。 誰會嫌 “白嫖” 的東西不好呢?

最後,Raydium 需要在短時間內完成 LaunchLab 的開發和推廣,這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幣圈的節奏太快了,等你 LaunchLab 上線了,說不定市場的風向都變了。

從戰略角度看,Raydium 一直在強調 LaunchLab 並非旨在取代 Pump.fun,而是為那些不想從頭開發自己程序的團隊提供替代方案。 這種說辭,聽起來像是 “不想把關係搞僵”,但實際上,LaunchLab 的推出,無疑是對 PumpSwap 威脅的戰略應對。 只是,這步棋,來得有點晚了。

MEME市场退潮:内战的底色是绝望?

Pump.fun 和 Raydium 這場 “內戰” 的背後,隱藏着更大的危機——MEME 市場的整體退潮。

2025 年初,迷因幣市場的格局發生了轉變,從 Solana 一家獨大,變成了多鏈競爭。 聽起來好像更熱鬧了,但實際上,市場的熱度已經明顯下降。 說白了,就是 “僧多粥少” 了。

Solana 的鏈上費用,從 1 月份的單週最高 8991 萬美元,到 3 月 17 日,直接暴跌到了 564 萬美元,降幅高達 93.7%! 這可不是 “小感冒”,這是 “斷崖式下跌” 啊!

DEX 交易量也迎來了同樣的 “噩夢”。 3 月 27 日,Solana 的 DEX 交易量約為 13.8 億美元,相比 1 月份的高點 358 億美元,僅僅只有當時的 3.8%。 這哪裡是 “打骨折”,簡直是 “粉身碎骨” 了! 從大周期來看,現在的交易量,似乎又回到了 2024 年的 “起點”。

其他幾個競爭公鏈,日子也不好過。 Base 鏈的日交易量,目前降至 3.69 億美元,比 1 月份降了 86%。 BSC 鏈靠着 CZ 等 “大佬” 的 “喊單”,勉強製造了短暫的高峰,雖然目前的日交易量還維持在 10 億美元以上,但總體上也比 1 月份的高峰差了不少。

BSC 鏈上熱捧的 Four.meme,在經歷了短暫的高峰後,近日也迎來了明顯的下滑。 3 月 27 日,Four.meme 的交易量僅為 2000 萬美元,相比 3 月 21 日的高光時期 8000 萬美元,下降了 75%。 真是 “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樓塌了”。

鐮刀停擺,寒冬已至

更讓人 “毛骨悚然” 的是,據我觀察,Pump.fun 上很多專業的 Rug 機器人,最近都處於停機狀態。 什麼叫 Rug 機器人? 說白了,就是專門用來 “割韭菜” 的工具。 現在連 “鐮刀” 都已經無利可圖了,可見這個市場,是真的進入 “寒冬” 時期了。

自保還是內耗:PumpSwap的无奈之举

在这种背景下,Pump.fun 与 Raydium 的 “内战”,很可能只是一场 “无谓的内耗”。 双方争夺的,是一个正在萎缩的市场,而不是一个持续增长的 “蓝海”。

PumpSwap 的推出,与其说是 “主动出击”,不如说是一种 “无奈的自保”。 市场萎缩,Pump.fun 可能已经没有能力再给 Raydium “输血” 了。 为了生存,只能自己 “另起炉灶”。

Pump.fun 與 Raydium 的關係,從合作到競爭的轉變,揭示了 Solana 生態系統中的深層矛盾。 雖然數據分析表明,PumpSwap 的推出,可能導致 Raydium 未來失去接近一半的新增代幣市場。 但需要注意的是,數據只能說明歷史,而不能真正的預測未來。 隨着市場萎縮,Pump.fun 可能本就沒什麼能力再給 Raydium 輸血。 推出 PumpSwap 更像是一種無奈的自保行為。

警惕退潮:耐心是穿越周期的唯一技术

對於我們這些身在其中的 “韭菜” 們來說,在關注 Pump.fun、Raydium 亦或是 Four.meme 的 “宮鬥” 劇情時,更應該警惕 MEME 市場整體降溫的趨勢。 畢竟,”神仙打架,凡人遭殃”。 一不小心,我們可能就會成為這場 “內戰” 中,”最後一根韭菜”。

未來的市場走勢如何,誰也說不準。 但我想說的是,無論是牛市還是熊市,”耐心” 永遠是穿越周期的 “唯一技術”。 不要被短期的 “暴富神話” 沖昏頭腦,更不要在市場恐慌時 “割肉離場”。 保持獨立思考,理性判斷,才能在這個充滿風險的市場中,生存下去。

记住,币圈一天,人间一年。 保持耐心,静待花开。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