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破净股:高风险的投机游戏?

近期A股市场出现三只股价跌破面值一元的股票,引发市场关注。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风险以及投资建议。

破净股现状及风险

截至8月5日,*ST华信、*ST华业和*ST大控三只股票股价分别为0.86元、0.93元和0.93元,均跌破一元面值。虽然换手率在1%-2%之间,显示仍有投资者买入,但这更像是投机行为而非价值投资。这些股票面临着巨大的强制退市风险:若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面值,交易所将终止其上市交易。

这些破净股大多问题缠身,经营困难,股价极易跌破预警线。即使能躲过强制退市,也可能面临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的风险。

为什么还有投资者买入?

部分投资者基于以下原因买入:

  • 稀缺性:A股市场上股价低于一元的股票数量稀少,显得“便宜”。
  • 资产重组预期:上市公司为避免退市,可能进行债务重组等自救措施,一些投资者试图借此获利。

然而,这种投机行为风险极高。重组失败或进度不达预期都将导致股价大幅下挫,甚至直接退市。

壳资源价值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三只股票均为*ST股票,这意味着它们已经存在财务问题。当前的资产重组难度加大,监管趋严,科创板的出现也降低了壳资源的价值,进一步增加了投资风险。

价值投资与市场现状

当前A股市场已很少出现垃圾股逆袭的奇迹,价值投资理念更受推崇。破净股或一元股的真实价值很低,即使是1元的价格也不符合价值投资标准。

虽然存在极少数公司能成功重组,但投资者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购买大量股票,承受大部分股票退市的风险,才能捕捉到少数成功的案例。这种投资策略的性价比极低,不值得推荐。

结论:远离破净股

破净股已基本丧失投资价值,其股价缺乏稳定支撑,长期来看还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远离这些高风险的股票,专注于价值投资才是明智之举。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理性投资,规避风险,才是保值增值的关键。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