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Web3嘉年华与区块链的蛮荒时代:殖民、信仰与超越性意义
香港Web3嘉年华的盛况再次印证了华人社区在全球区块链领域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场盛会也折射出这个新兴行业发展中的复杂现实:机遇与挑战并存,理想与现实交织。
文章敏锐地指出华人区块链项目中存在的”割韭菜”现象,但这并非华人独有的问题。西方世界同类型的项目也屡见不鲜。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其说是文化差异使然,不如说是区块链作为一片蛮荒新大陆,早期发展阶段的必然产物。
借鉴大航海时代,我们可以将区块链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五个阶段:
- 探索阶段: 如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这个阶段充满了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尝试,技术雏形初现,概念尚不明确。
- 拓荒阶段: 勇敢的先驱们进入这片新大陆,进行初步的开发和建设,技术开始发展,社区逐渐形成,但也充满了风险和不确定性。
- 殖民阶段: 这是当前区块链所处的阶段。大量资本涌入,如同殖民者般试图控制和占有资源。同时,也有怀揣理想的个人加入,试图在这个新世界中创造属于自己的价值。这是个充满矛盾和冲突的阶段,既有野蛮生长的繁荣,也有投机和诈骗带来的混乱。
- 独立革命阶段: 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社区的壮大,人们开始反抗旧有的秩序和控制,追求更去中心化、更公平的生态系统。
- 反攻旧大陆阶段: 区块链技术逐渐成熟并应用于现实世界,颠覆传统行业和制度,重塑社会秩序,如同新大陆最终影响并改变旧大陆一样。
“割韭菜”现象正是殖民阶段的典型特征,既有投机者利用信息不对称牟利,也有项目方因自身能力不足或故意为之而导致投资者受损。但我们也必须看到,这是新兴领域发展中的阵痛,并非不可克服。
文章最后探讨了信仰在区块链发展中的重要性。信仰并非盲目跟风,而是对技术的信念、对去中心化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许。这是一种超越性的意义寄托,能够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环境中指引方向。东西方文化对超越性意义的追求方式有所不同。西方文化更倾向于通过宗教信仰或哲学思考获得超越性意义,而中国文化则更注重在现实世界中寻求超越,例如通过对后世的影响、对社会贡献的追求来实现自我超越。
理解区块链的发展历程,认清当前所处的阶段,并保持对技术的理性分析和对理想的坚定信仰,才能更好地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领域中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