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质押:风险与回报深度解析
本文是关于区块链再质押技术的三篇系列报告中的第二篇,深入探讨了再质押和流动性再质押的风险和回报。
再质押利用一条区块链的资源来保护多条区块链。在权益证明(PoS)区块链中,它允许一条链的质押权重和验证者集用于其他链,从而创建一个更统一、更高效的安全体系。
虽然再质押的概念由来已久,但直到最近才在以太坊(EigenLayer)和Cosmos(复制安全性)上得到实际应用。截至2024年6月25日,已有超过200亿美元的资产被再质押,其中以太坊占据主导地位。
再质押虽然优势明显,但也存在风险。本文概述了以太坊(EigenLayer)和Cosmos两种主要再质押解决方案,并分析了其风险。EigenLayer是一种市场驱动的方法,允许AVS(主动验证服务)从以太坊验证者那里租赁权益;而Cosmos的复制安全性则强制将大部分Cosmos Hub验证者及其质押用于保护消费者链。
风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基础网络、节点运营商和AVS。基础网络面临削减事件和权益分配中心化的风险;节点运营商面临运营和社会风险;AVS则面临经济安全波动和激励不足的风险。此外,再质押还可能与杠杆效应、空投以及资产流动性产生关联。
本文还讨论了通用再质押平台(如Picasso和Karak),以及一些其他重要因素,例如EIGEN代币在解决EigenLayer中主观间故障问题中的作用,以及再质押对以太坊L1流动性的影响。
总而言之,再质押是区块链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方向,但其风险和回报都需要深入研究和理解。